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AG公司(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股市早知道:影响市场的重要新闻汇总(10.13)

发布时间:2025-03-10 17:33:56    次浏览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0月13日讯职业年金投资股票型产品比例勿超30%人社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职业年金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30%。业内人士预计每年将为市场带来300~500亿元的增量资金。《办法》指出,职业年金基金是指依法建立的职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职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应当遵循谨慎、分散风险的原则,充分考虑职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实行专业化管理。《办法》明确,职业年金基金财产限于境内投资,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中央银行票据;国债,债券回购,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可转换债(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 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证券投资基金,股票,股指期货,养老金产品等金融产品。其中,投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及养老金产品,在国家有关部门另行规定之前,按照《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关规定执行。《办法》还对以投资组合为单位的职业年金基金财产、单个投资组合的职业年金基金财产,以及单个计划的职业年金基金财产按照公允价值计算各类投资产品比例作出了详细规定。其中,备受关注的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30%。《办法》提出,除股指期货交易外,职业年金基金证券交易以现货和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职业年金基金不得用于向他人贷款和提供担保。投资管理人不得从事使职业年金基金财产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根据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波士顿咨询发布的报告认为,职业年金将贡献年均1000~1500亿元的新增规模。据此计算,按照30%的比例投资于股市,则将每年带来300~500亿元的增量资金。中国人寿show_quote('601628','sh','中国人寿','stock');养老保险副总裁张林广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职业年金未来市场潜力巨大,规模估计将达到2万亿元,将重塑养老金管理市场的竞争格局。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0月13日讯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深圳举行10月12日,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暨第二届深圳国际创客周在深圳湾创业广场拉开帷幕。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主题,举办成果展示、中外创客领袖座谈会、全球创客马拉松、创客工坊等多个主题活动,以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方式再现“双创”智能元素。平安银行show_quote('000001','sz','平安银行','stock');董事长孙建一行长邵平双双请辞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自2012年就已担任平安银行行长的邵平,已和董事长孙建一双双请辞。昨日晚间,市场传出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和董事长孙建一双双请辞的消息。对此,平安银行官方没有做出正式回应。但是,证券时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此消息确切,且两人提出请辞的理由皆是“身体”和“家庭”原因。另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他们自己辞职,从集团层面来说,确实是比较好的结果”。“可能马明哲与邵平两人在对平安银行未来的战略考量上是不太一致的。”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8月2日,平安银行行长助理、北京分行行长刘树云被带走调查。次日,该事件发酵成“包括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副行长赵继臣等‘民生系’高管集体请辞”的新闻。平安银行不得不在同日发布一条题为《平安银行调整部分行领导分工 邵平等分工不变》的新闻稿作为澄清。记者上一次采访邵平是今年8月23日在平安银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彼时他似乎并未受到两周以前的刘树云事件过多影响,依旧笑容明朗。邵平在阐述平安银行业绩时,多次提及依托集团综合金融平台战略对平安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业绩提升。他还表示,“要在3~5年内将平安银行带进股份制银行第二梯队,8年后进入第一梯队”的愿景。(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0月13日讯黑色系继续领涨 多个商品期货创年内新高大宗商品期货整体上涨在延续。昨日,黑色系商品期货继续领涨,焦炭创近3年来新高,塑料、甲醇、锰硅等多个期货品种创年内新高。统计显示,国庆假期过后,甲醇涨幅最大,3个交易日涨幅接近10%,而且期现价均已创2016年新高,成为本周最大亮点。仅10月11日一天,国内甲醇现货整体价格达2144元/吨,单日涨幅6.03%,达2015年7月底的水平。“下游企业节前备货不足,节后区域内甲醇企业可销售货量有限,市场交投火热。”生意社甲醇分析师于泓焘说,在河北地区甲醇生产企业3天至2周内的货量都已经预售一空,下游订货极为困难,预计这种情况或持续至月底。而贸易商的惜售加上期货的大幅上涨,带动港口现货价格不断走高。与此同时,部分企业检修计划的放出,导致各地甲醇价格“冲劲”十足。10月已进入检修及有检修计划的企业产能合计达500万吨左右。业内人士表示,现货市场商品强劲上涨给期货上涨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特别是在焦炭领域。目前,山西、河北等地优质焦煤出厂价格均已突破千元,其中近两天华北地区每吨普涨130元~150元,山东及安徽地区每吨普涨100元~110元。截至10月10日,焦煤10月涨幅已达18.94%,涨幅远超前期的月度涨幅,而焦炭方面则仅为3.34%。除了昨日创下新高的品种外,有色品种继续走高的动力仍然十足,而在10月11日,包括铅在内的多个品种已经创下年内新高。卓创资讯分析师周姣称,当前是有色品种供给侧缩减和去库存化形成的行情,有色品种整体仍处在消费旺季中,涨势有望持续。不过中长期来看,受去库存周期不同的影响,会出现错落有致的价格上涨。其中,锌铝投资价值趋于中性,锡镍品种最值得关注。(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0月13日讯双杰电气4.44亿设两公司加快配售电产业布局双杰电气(300444)10月12日晚间公告表示,公司将在北京、广州两地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其中在北京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北杰新能,注册资本拟定为2.208亿元;在广州市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南杰新能,注册资本拟定为2.209亿元。双杰电气方面表示,此举意在拓展公司在电力销售市场的相关业务,构建公司在配售电业务及增值服务的产业布局。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能源及电力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深入,电力体制改革的行动方案和配套文件的实施,电力行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双杰电气表示,为了贯彻国家电力改革政策,积极参与售电侧市场竞争,此次公司所属两家全资子公司的设立有利于公司借助当前电力市场改革的契机,快速拓展在电力销售市场的相关业务,构建在配售电业务及增值服务的产业布局,培育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电力市场的竞争力,增强公司盈利水平。(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0月13日讯石墨烯概念股:机构抛售游资接棒炒作周三,受A股获利盘抛压影响,沪指四连阳终结,市场维持弱势窄幅震荡格局。龙虎榜数据上看,机构席位积极抛售锁定利润,机构净卖出金额高达7.17亿元;不过,游资不甘寂寞,大笔参与次新股、石墨烯等题材股的炒作。机构以逢高抛售为主昨日,沪深交易所龙虎榜数据显示,12只个股出现机构身影,2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10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从机构交易金额来看,机构席位合计净卖出7.17亿元,机构在四连阳之后抛售股票,侧面反映市场补缺口压力有所增加。具体来看,机构净买入个股有世名科技、优博讯,共计2家机构现身买入席位。机构净卖出个股有国栋建设show_quote('600321','sh','国栋建设','stock');、力合股份show_quote('000532','sz','力合股份','stock');、银禧科技show_quote('300221','sz','银禧科技','stock');、海德股份show_quote('000567','sz','海德股份','stock');、欣旺达show_quote('300207','sz','欣旺达','stock');等10只个股,共计19家机构现身卖出席位。从游资动向上看,昨日市场虽然维持弱势震荡,但跌幅不大,局部热点仍然存在。周二最大亮点的债转股未能延续强势,但次新股炒作有抬头之势,石墨烯概念炒作也开始升温。从券商营业部净买入来看,买入净额前三营业部分别为中投证券无锡清扬路营业部、申万宏源九江九瑞大道营业部、华泰证券show_quote('601688','sh','华泰证券','stock');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营业部,净买入额分别为0.99亿元、0.91亿元、0.73亿元,涉及金轮股份show_quote('002722','sz','金轮股份','stock');、同益股份、国栋建设等热门股。从券商营业部净卖出来看,卖出净额前三营业部分别为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国泰君安宁波彩虹北路营业部、五矿证券深圳金田路营业部,净卖出额分别为1.28亿元、0.98亿元和0.59亿元,涉及鼎立股份show_quote('600614','sh','鼎立股份','stock');、银禧科技、宏达新材show_quote('002211','sz','宏达新材','stock');等热门股。(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0月13日讯年内基金分红额逼近千亿元虽然今年A股市场和债券市场均震荡起伏,但今年基金分红力度仍然不小。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今年以来基金共分红1119次,较去年同期的1028次差异不大,但累计金额要远高于去年。具体来看,今年以来分红金额达到975.94亿元,较去年的682.3亿元增长43.04%。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权益类基金的分红力度尤为突出。数据显示,今年共有341次权益类基金分红,合计分红金额达到767.64亿元,占全部分红总额的78%以上。今年基金大比例分红也不在少数,共有185次分红是每10份基金份额派1元或以上,每10份基金份额派5元及以上的达到34只。具体来看,添富优势、光大红利每10份分别派15.00元和12.5元,此外博时主题、广发小盘、上投优势、兴全有机增长等多只基金的分红比例也较高,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都在8元以上。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股票市场较弱,投资者避险情绪较重,基金公司普遍做法是大打低风险品牌,纷纷兑现分红,一方面偏股型基金现金分红在震荡行情中能一定程度上帮助投资者锁定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债券基金分红能满足低风险投资者现金流的需求,可吸引更多投资者申购。此外,也有基金公司通过分红吸引一些避税资金,这也是分红力度加大的原因。(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